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7-2373
国内刊号:13-1208/T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2365 人次
 
    本刊论文
封杀毒气的纳米

  一种新型的纳米装置,能够检测出低浓度的化学试剂,有助于挫败恐怖分子的毒气袭击。

  恐怖活动最常与炸弹和子弹联系在一起,但是,自从1995年东京地铁事件以来,安全服务机构已经开始关注毒气袭击。那次袭击使用的是一种名为沙林的神经性毒气,当时造成12人死亡,另有50人受到严重伤害。沙林是令人恐怖的,因为它看不见、闻不到,毒性比氰化物高500倍,而且可以用其他毒气来代替这种毒气。

  需要有一种廉价的方法,可以探测出这类毒气,发出警报,确定涉及到哪种毒气,以便吸入毒气的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这就是迈克尔?斯特拉诺博士所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化学工程师小组正在致力研究的方向,他们的新传感器不仅能够区分化学试剂,而且能够在前所未有的低浓度下检测出毒气的存在,浓度甚至可以低到只有一万亿分之二十五。

  斯特拉诺博士最近在《应用化学》杂志上描述了自己这个发明的核心,这个杨心是一排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实质上,每根碳纳米管都是一层碳原子,在这层碳原子上涂上一种叫做胺的含氮分子,然后将胺涂层朝外,把碳原子层卷成圆筒。将宽度约为我们头发丝直径五万分之一的每一根碳纳米管排列好,使得它们能在极小的电极对之间运行。当我们打开装置的开关后,这些碳纳米管就带有极其微小的电流。

  待分析毒气穿过一个微小的圆柱后接触到纳米管,当气体穿过这个圆柱时,它们会附着在?柱侧壁上。有些毒气附着得比较厉害,因此它们在圆柱中穿行的速度比其他毒气慢得多。这样一来,毒气样品的不同成分就被区分开来。每一种成分都疏松地分布在纳米管上,粘住碳原子,而这又导致了纳米管电导率随每一种毒气量的特性而变化。

  这里是胺发挥了作用。胺上的氮原子有一种电子对,化学家们称为孤对电子,正是这些孤对电子使胺分子可以附着到纳米管上。这些孤对电子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碳的化学特性。通常情况下,一个毒气分子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后,就会停留在那里。如果检测装置发生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个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就会很短。但是,这种涂了胺层的碳就不是那么黏了,所以毒气分子很快就会离开,留下干干净净的纳米管,来检测下一批飘忽不定的毒气。

  因为这种检测装置很小,只需要很小的动力来驱动,所以该研究小组希望它能被广泛应用在封闭环境中,在封闭的环境中毒气攻击是最有效的。他们认为这种发明甚至可以放在警察的口袋里。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